新闻中心
 
       河钢集团要闻

       承德钒钛新闻

       视频之窗

       信息公开
 
   资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河钢集团要闻
 
集团领导在河钢承钢调研时强调:从市场上求突破 从产品上下功夫 坚决把优势转变为企业竞争力

集团领导在河钢承钢调研时强调

从市场上求突破 从产品上下功夫

坚决把优势转变为企业竞争力

6月13日,集团董事长于勇率队到河钢承钢调研指导工作。于勇强调,要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地围绕市场和产品开展工作,持续提升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从市场上求突破,从产品上下功夫,聚焦优势、补齐短板,持续发力,努力在2017年实现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集团领导王新东、刘贞锁、李炳军,集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听取了河钢承钢董事长魏洪如就去年和今年前5个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所做的工作汇报后,于勇对河钢承钢2016年度及今年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河钢承钢一方面要看到自身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从集团内部其他企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中看到自身差距和不足,看到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决在2017年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针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河钢承钢应如何尽快实现盈利能力和自身发展的新突破,于勇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围绕市场和产品开展工作。各级干部必须要把注意力由关注内部向关注外部转变,更多地关注市场、关注客户、关注产品,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专业团队,全天候地盯市场、盯客户,随时为客户提供产品需求和解决方案。在完全市场化的商业模式下,客户的开发和客户关系的维系,其工作难度丝毫不亚于抓技术、抓管理。因此,河钢承钢要想将自身拥有的优势变为竞争力,就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地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市场和客户中去,投放到产线中去。这是企业当前重中之重、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于勇要求,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中不断调整定位,持续提升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在经济环境完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颠覆传统认知,切实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已经由此前的一流装备和技术,转变为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优势的核心指标。未来,谁拥有了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以新的目光,透过市场、产品和客户,判断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要用新理念、新视野更好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未来,河钢的指挥棒,一定是市场指挥,而不是行政指挥。企业的一切问题都要到市场上去寻求答案。

于勇强调,河钢承钢是一个优势十分明显的企业,全体河钢承钢人要努力把优势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河钢承钢是一个先天优势十分明显的企业。但是,只有发挥出相应的效能,对企业发展形成支撑,优势才能真正称其为优势。因此,如何把固有优势转变为企业竞争力和应有的盈利水平,是河钢承钢全体干部职工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于勇要求,要以亚熔盐法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投入运营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钒钛板块。河钢承钢地处承德钒钛资源区,是国家战略和重点研究机构关注的一个领域,在钢铁行业寻求差异化竞争的时期,钒钛板块必须做大做强。当规模效益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必须聚焦优势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凸显钒钛因素,像对待主业那样重视钒钛产业,加快形成企业竞争力。集团有关部门要拿出专门精力,认真谋划钒钛产业发展,不仅要把钒钛现有的产量和品种做大做强,还要向钒钛产业下游延伸,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的研发与投资。未来,河钢的钒钛板块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而且也将以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河钢承钢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河钢的一个品牌。要贯彻市场化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钒钛板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使集团钒钛板块做大做强,形成行业引领。要研究制定集团钒钛板块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出钒钛对钢铁主业的品牌支撑。亚熔盐项目不仅要在科技领域树立品牌,更重要的是要在后续商业领域中体现价值,持续跟进钒钛产业发展步伐,产业链条主动向钒钛深加工领域延伸,拓展更大效益空间。

于勇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全身心地在产线发力。组织架构上的扁平化,只是集团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管理变革的一种外在表现,集团更加关注的是各单位在管理流程优化和再造中,真正有什么样的体会,又真正得到了哪些收获。集团拥有的60多条产线,真正支撑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产线为中心。凡是那些距离产线较远的管理环节,必须减掉、坚决屏蔽,绝不能让“华丽的管理”消耗企业珍贵的资源,要切实把各级干部的精力从传统的流程管理中解放出来,把所有的力量、精力、资源放到产线上去。河钢承钢担负着较重的去产能任务,产能优化后,企业有更多时间去研究产品、质量和品种。如果不走高精尖的高端产品路线,优良的装备、庞大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的优势无法释放,企业就难以跳出低成本竞争的怪圈。因此,我们要以去产能为契机,进一步坚定走品质增效之路,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不断提高对高端化、小微化和定制化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客户结构优化倒逼产品结构升级。

王新东、刘贞锁、李炳军分别对河钢承钢当前工作和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点评,并结合分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河钢承钢全体班子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

 

 

来源:      时间:2017/6/22 10:32:28